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数据赋能经济统计课堂,校企协同激活产教融合评估新动能

商务经济学院把“专家请进来、课堂连产业”作为深化评估自评自建的关键抓手。近日,经济数学系袁瑞霞老师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课堂上邀请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量化策略高级分析师陈城走进教室,围绕“因子挖掘与多策略构建”与学生面对面编码、回测、答疑,用真实金融数据链打通课堂与行业的“最后一公里”,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实践盛宴。

评估指标强调“校企协同、课程高阶、学生能力达成”。本次活动正是对指标要求的现场演绎:企业导师直接承担2学时教学内容,把沪深300原始财务数据、Python清洗脚本、同花顺因子库一次性搬进课堂;学生当场运行PE因子分层回测,验证“交易成本吞噬收益”的业界共识,并在PCA框架下构建“PB+股息率”双因子组合,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跃升。

图为陈城与学生课堂互动答疑

图为陈城与学生课堂互动答疑

陈城结合职业经历提醒同学:“统计+编程+业务理解”是金融科技岗位的铁三角,鼓励大家用实习项目把课堂公式转化为可解释、可落地的策略报告。经济数学系主任孙蕾表示,专家进课堂不是一次性知识讲解,而是审核评估背景下的制度性安排——企业名单固化到教学大纲、课时学分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效果评价纳入课程达成度报告,形成“教学—评价—改进”闭环,持续支撑经济统计专业建设。

从专业建设视角看,引入头部金融科技企业参与教学,一方面及时将“因子投资”“ESG量化”等新方向转化为课程模块,另一方面把企业测评真题、实习通道、竞赛数据前置到三年级课堂,实现毕业要求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鲜活的“外部证据链”。


图片.png

图为经济数学系主任孙蕾与陈城交流并颁发聘书

课堂结束,孙蕾代表学院向陈城颁发“行业专家导师”聘书,并部署下一年度夏季学期“双师同堂”计划: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编案例、共批作业、共评达成度,把产教融合写进课程教学大纲、写进学生成绩册、写进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用可量化、可追踪、可复核的“因子”级改进,真正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工作方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撰稿:袁瑞霞

摄影:袁瑞霞

审核:周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