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07日下午,商务经济学院财金研究所在徐汇校区1407研讨室,邀请到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张程程博士莅临现场开展“孤则弱,合则强: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否诱发企业绿色创新模式转型?——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的论文报告。本次Seminar活动由财金研究所所长高翔主持,商务经济学院多名教师参与。
张程程博士指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模式转型、形成绿色创新合力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样本,以纳入碳市场管理的重点排放企业(简称“控排企业”)为处理组,采用渐进双重差分(Staggered DID)模型考察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简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不同模式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识别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否助推企业绿色创新模式转型。他们的研究发现:(1)碳交易试点政策对控排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创新模式上的异质性,即对协同绿色创新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对独立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总体上推动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模式转型,有助于诱发绿色创新合力;(2)动态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模式转型的积极影响在政策实施后第三年达到顶峰,而后逐渐减弱至第五年后不再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成本约束、收益激励、政策不确定性是碳交易试点政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模式转型的主要作用渠道;(4)异质性分析表明,该试点政策的创新模式转型驱动作用在发明专利、能源行业及大规模企业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5)对于政策机制设计的分析发现,低纳入门槛、配额付费以及基于历史法的配额核算方式等强政策约束力的制度安排更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绿色创新模式转型;(6)基于地区及行业溢出效应分析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的溢出效应较为有限,仅体现为试点政策对同行业企业独立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本研究在从碳规制的视角为重新理解“波特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的同时,也为我国优化绿色创新模式进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张程程,经济学博士,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本硕博均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领域为低碳政策评估、企业创新及国际直接投资,善于跨学科研究与探索。近年来,在《国际贸易》《学习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探索研究基金等多个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项目。
撰稿:许元镫
摄影:许元镫
审核:李志刚